预防中风,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开始......作息定时,保持心境平和...适量的运动...戒除烟酒...饮食均衡...依时服药...定时量度血压...减低压力...每年进行身体检查...




2009年2月25日星期三

怎样调畅情志预防中风?

(1)静心养神

当今社会竞争激烈,生活节奏日益加快,若不注重神的养生,可导致机体衰弱,精血耗损,易引起神气浮躁、神明紊乱,出现心烦不安、头昏失眠、妄想狂乱等症状。因此,注重养神,自我调控好情绪,显得格外重要。《黄帝内经》有句名言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;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万全《养生四要》指出:“心常清静则神安,神安则精神皆安”。以此养生则寿。孙思邈《千金方•养性》指出:调摄情志“莫忧思、莫大怒、莫悲愁、莫大惧、莫大笑。勿汲设于所欲,勿怏怏怀忿恨”,遇到种种不良刺激,“自讼、自克、自语、自解”,一要学会自我宣泄,可避免心神受到伤害;二是要虚怀若谷。沈括《苏沈良方•养生说》指出:“(心)安则物之感我者轻,(心)和则应物者顺、外轻内顺,则生理备矣!”保持心神的宁静,即可内轻外顺,气血通畅,脏腑和谐,阴阳平衡,起到祛病延年之效。

(2)运动健神

中医学认为,形乃神之宅,而神主宰着人的一切生命活动。如果出现神衰,就会发生腿脚不灵、动作笨拙、反应迟钝等现象。因此。古代养生学家很推崇“以动养形健神”。三国时代.名医华陀“五禽戏”,还有太极拳、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健身操等,皆为以动养神的健身方法。所以,我们应牢记唐代医家孙思邈“养性之道.常欲小劳”及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的箴言,每天清晨或傍晚到空气清新的野外进行适度运动,可强身健神。

(3)娱乐怡神

一个人需要有多种爱好,沉浸在欢娱之中,情绪愉悦,方可心清神爽。元代罗天盖《卫生宝鉴》指出:“心乱则百病生,心静则万病息。”清代费伯雄《医醇剩义•劳伤》指出:“百忧感其心,万事劳其形。”所以,长寿翁彭祖告诫人们:“致寿之道无它,第莫伤之而已。”古人养生有:①散步之乐;②垂钓之乐;③对奕之乐;④昕曲之乐;⑤聊天之乐;⑥种花之乐;⑦养鸟之乐;⑧弹琴之乐;⑨读书之乐;⑩耕耘之乐;(11)收藏之乐;(12)泼墨之乐…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娱乐活动项目,乐而忘忧,乐而延年。

(4)养精保神

中医学认为,精、气、神是人体三宝。而神则由先天之精生成,但需后天的滋养才能使神气旺盛。《服气经》中说,“保精则神明,神明则长生。”所以,日常生活要保持一颗平常心,清心寡欲,看淡名利,节制房事,不妄作劳,以养精保神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