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中风,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开始......作息定时,保持心境平和...适量的运动...戒除烟酒...饮食均衡...依时服药...定时量度血压...减低压力...每年进行身体检查...




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

中医学饮食养生有什么特色?

俗话说:“民以食为天”,自神农氏尝百草的滋味、水泉的甘苦,开拓了我国远古人找寻和认识药物与食物长期实践光辉的食养一页。儒家自我国商代伊尹、西周食医和孔孟倡导“食性”以来,历代儒医对食养多有所继承和发展。

在5000年社会历史变革的长河中,虽难免不受佛、道等宗教文化的某些影响,中医饮食调养特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4点。

(1) 后天之本,及早食养

中医学一直认为,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,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最迟也须从青、中年开始,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。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。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、燥热、重滑、厚腻饮食,不致损伤脾胃。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(即脾胃生发的功能)而恰当地食养,则多可祛病防病。

(2) 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

节制饮食的要点在于“简、少、俭、谨、忌”五字。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,进食量不宜过饱,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多,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卫生,宜做到先饥而食,食不过饱,未饱先止;先渴而饮,饮不过多,井慎戒夜饮等。此外,过多偏食、杂食也不相宜。

(3) 先食疗,后药饵

食疗在防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。尤其对老年人,因多有五脏衰弱,气血耗损,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,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,盖此因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,一则难坚持长期服药,二则有的不太习惯,三则易发生不良反应,故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多较妥当。

(4) 讲究早食宜早,晚食不宜迟,夜食反多损的原则

食宜细嚼缓咽,忌虎咽狼吞;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,对腐败、腻油、荤腥、粘硬难消、香燥炙炒、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;淡食最宜人,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;食宜暖.但暖亦不可太烫口,以热不灼唇,冷不冰齿为宜;坚硬或筋韧、半熟之肉品多难消化,食宜熟软,老人更甚。

资料来源:张介眉、陈国华主编《中风早知道》,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6。

没有评论: